在甘谷縣襲明古建公司的廠房內,伴隨著一陣陣機床的轟鳴聲,一件件形態精美的浮雕、窗花驚艷亮相,而這一切的美艷,半數的功勞來自于廠里30名身殘志堅的師傅們。
“我是殘疾人,13歲那年由于父親生病,家境貧寒,我便放棄學業,拜師學藝,其間去過天水、平涼、蘭州、隴西等地,連續學習了7年木雕。21歲開始在家里自己干,當時連案板都沒有,我就把家里的豬圈門板拆下來做了一個,沒有木料,就借了領居家準備修建新房的十幾塊木料,做了近100片窗花,記得當時賺了2200元,高興壞了。后來又用這些錢在市場上進了5000元的木料,付了2000元現款,欠了3000元,這樣運轉起來以后,才一步步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?!睆S長張宏剛欣慰地說。
一塊塊普通的木料,經張宏剛巧手雕刻,變成了一件件活靈活現的精美木雕。一時,他名聲在外,找他做活的人越來越多,家庭作坊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。
2012年,他一方面擴建廠房成立木雕廠,另一方面決定幫助與自己有同樣遭遇的殘疾人,讓他們跟著自己干。但是這些人由于身體原因,沒有信心,不敢來嘗試,開始僅僅招了2個人。后來我就鼓勵他們,給他們每人一天發10塊錢,把半成品的小件先帶回家試做一個月。大家一試,信心足了,不僅自己過來干,還介紹親戚朋友來。
家住鄰村的王奎奎就是其中一位,小時候他得過小兒麻痹癥,一年四季拄著拐杖。前些年一直在新疆某服裝廠打工,后來因各種原因回到了老家,沒了工作,種不了地,家里經濟非常拮據,生活沒了盼頭。經張宏剛帶動,現在成了廠里的重要一員。他告訴記者,現在在這兒一年能掙4萬多元,還學到了好手藝,家里的日常開支有了保障,思想負擔也減輕了,生活的信心比以前更大了。
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兼創業者,張宏剛心懷愛心和責任心,不斷為殘疾人無償提供學藝機會和就業崗位,鼓勵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,實現自己的價值。
在采訪中胡文虎的父親說:“孩子小時候由于生病,聽力和說話方面有缺陷,長大后,心理有些自卑,不愿出門。自從到這里以后,性格開朗了許多,手里還有寬余的錢,作為父母,看到孩子掌握了一門手藝,內心由衷地高興?!?/span>
隱形的翅膀在騰飛,只要心中有夢,就不愁創造不出財富。談及以后的打算,張宏剛說,“由于廠里地方小,為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提供不了住所。今后,他要逐步擴大規模,建些宿舍,招收更多因殘致貧的人,讓他們在這里學手藝,自己掙錢養家,走上富裕之路?!?/span>
張宏剛介紹,廠里現有63名工人,近30名是殘疾人,現在個個都能自力更生,并為家庭創造收入。
咨詢電話:15978409299
微 信:15978409299
咨詢 QQ:2764182758
官方網站:
微信平臺:jinlancaobihua
博 客: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jinlancao
公司地址:中國。鄭州東區
商都路與站南路交匯建正東方中
心A座2308室
工廠地址:鄭州市科學大道與淮陽路交匯北500米。